谁家今夜扁舟子?6首古诗词,治愈了红尘中多少失意与困顿的旅人
”杜甫笔下的悠闲舒适,宛如一幅山水画卷徐徐展开。”杜甫笔下的悠闲舒适,宛如一幅山水画卷徐徐展开。
对于古代文人来说,这种隐世于江湖的田园生活方式,正是陶渊明所向往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谁家今夜扁舟子?古代文人士大夫怀才不遇,心怀悲愤的时候,他们会选择退隐江湖,抡一把锄头,乘一叶扁舟实现身心自由。
苏轼描绘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渲染出旷达与自由的精神;
而李商隐笔下的“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深情地表达了人生的感慨和豁达。
这一叶扁舟,无牵无挂,潇洒飘逸,或随波逐流,或自在漂泊,或勇往直前,驶向心海与诗意之境。
——01——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唐德宗建中二年(781)诗人出任滁州刺史。这首诗,仿佛是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一幅完整的、鲜明生动的图画。
作者游览至人迹罕至的滁州西涧,野外的风物打动了久在世俗夹缝中求生存的诗人。涧边无声无息地生长的幽草,深林中自由自在的黄莺的欢叫,都引起诗人的无限诗心。
这是自然的色彩与动听的百籁交织成的幽雅景致。“独怜”是偏爱的意思,偏爱幽草,流露出诗人恬淡的胸怀。凡俗之人也许不太在意野外的一草一木、一花一鸟。富有诗心的诗人就能从中感悟生命的自由和欢快。一个“独”字有超脱尘俗之意。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荒江野渡,行人本来就不多,尤以傍晚时分,春潮带雨、水流湍急,更是无人问津。所以,那只小船,也就只好横在水面上,任潮推浪打。这哪是写舟,分明是诗人在风雨飘摇的中唐,一边漂泊无依,一边又安之若素的命运缩影与心理写照。
这幅野外山水图,幽静清雅,其中情趣为凡俗世界所未有。这首诗为作者心声,流露出的是对世俗的厌倦和本质生活的向往。
韦应物先后做过“三卫郎”和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他对中唐腐败的政治和官场有较深刻的认识。这种宁静绝非是沉寂,草自绿,水自流,鸟自啼。
这是一种充满了生机的清幽的境界。无疑,这种境界渗透了诗人情感,是诗人以其恬淡、闲适之情描画出来的艺术形象。
——02——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唐•司空曙《江村即事》
当我们沉浸在他的“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和“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走不出来之时,司空曙用语言清新自然,不加任何藻饰,信手写来的钓罢归来不系船,又让我们心甘情愿地追随到芦花浅水边。
渔翁夜钓回来,此时江村已经月落,主人公便在船上安眠,却“不系船”,让渔船任意飘荡。
你会觉得“不系船”不妥吧?他说:没事,且不说夜里不一定起风,即使起风,没有缆住的小船也至多被吹到那长满芦花的浅水边,那也没关系的。后面这一句,就是说明“不系”的理由。
江村之宁静、主人公之自由自在,皆宛然在目。这首诗,语言真率自然,清新俊逸,和富有诗情画意的幽美意境十分和谐。
难怪后人评价司空曙的笔法,看似平淡无奇,却常常一语惊醒梦中人,揭示人们内心深处的奥秘。
——03——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唐•崔道融《溪居即事》
这首诗纯用白描,不做作,不涂饰,朴素自然,平淡疏野,真可谓洗尽铅华,得天然之趣,因而诗味浓郁,意境悠远。所写虽日常生活小事,却能给人以美的薰陶。
凡是有河道的地方,小船作为生产和生活必需的工具,一点不稀奇的。但“篱外谁家不系船”句,却于平常中又显出不平常来了。
春潮上涨,溪水满溢,小船才会随着风势,由远至近,悠悠荡荡地一直飘进钓鱼湾来。不系船,可能出于无心,这在春日农村是很普通的事,但经作者两笔勾勒,溪居的那种恬静、平和的景象便被摄入画面,再着春风一“吹”,整个画面都活了起来,生气盎然,饶有诗意。
乡村春日,人们都在田间劳作,村里是很清静的,除了孩子们在宅前屋后嬉戏之外,少有闲人。有一位小童正玩得痛快,突然发现有船进湾来了,以为是客人来了,撒腿就跑回去,急急忙忙地解脱柴门的扣子,打开柴门迎接客人。
诗人捕捉住这一刹那间极富情趣的小镜头,成功地摄取了一个热情淳朴、天真可爱的农村儿童的形象。
诗人给我们展现出一幅素淡的水乡风景画:临水的村庄,掩着的柴门,疏疏落落的篱笆,碧波粼粼的溪水,飘荡的小船,奔走的儿童……静中寓动,动中见静,一切都很和谐而富有诗意,使人感受到水乡宁静、优美的景色,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
而透过这一切,我们还隐约可见一位翘首拈须、悠然自得的诗人形象,领略到他那积极乐观的生活情趣和闲适舒坦的心情。
——04——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宋•寇准《春日登楼怀归》
这首词作于寇准二十岁左右的青年时期。大约是公元980年(太平兴国五年),诗人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
在一个春日黄昏时分,寇准无事登上高楼远望,放眼看去四下一片广袤无际的平野。
四野空空,只见流水,不见渡者。只有一只小船孤单单地整日停在岸边。
黄昏时荒寂的村中炊烟缕缕升起,古寺深处不时地传来黄莺啼鸣。这些多像我遥远而熟悉的故乡啊,可就当他意欲往故乡深处寻去的时候,突然惊觉,诗人不可遏止地怀念起故乡来:
在那遥远的地方,那清清的渭水流经的下邽,就是自己的故里,在那里,有自己的田园家业,有自已的亲人······
迷离恍惚之中,诗人仿佛已置身故园,看到了家乡的流水,家乡的渡船,家乡的村庄。他完全浸入了沉思之中。蓦地一阵心惊,他回过神来:“此身还在异乡巴东呢!
——05——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南唐•李煜《渔父•其二》
不是穿上了龙袍,就能安享普天之下的景仰,不是有了高耸的宫墙,就能抵挡剑影刀光?不是画成了庙堂的尊像,就一定会万古流芳。
南唐后主李煜是一个悲剧人设,一个钟情于文学创作的男人,却错投了帝皇家。他无意做国君,无意诓社稷,无意度天下。。。
李煜有两首渔父词,第一首《渔父》: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第一首词充满了潇洒飘逸的气息,突出了“渔父”的快乐。
而第二首《渔父》,则连用六个一:一叶舟,一支桨,一纶丝,一只钩,一壶酒,一个渔翁。再交织以春风、花酒与碧波,将对自由的无限向往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如果可以选择,李煜就想做一个隐士,他笔下的这个渔父是一个与世无争、超然物外的人物,他独自一人,撑着一支竿子,乘一叶小舟,看春风里的李白,看浪花卷起千堆雪,畅游于山水之间。
这才是李煜想要的人生,也是他拥有过的人生。那时,世人没有人比他更快乐了,雄图霸业他不需要,也不奢求。他只想远离尘世喧嚣,远离人间纷乱。
——06——
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宋•欧阳修《采桑子十首•其九》
这首词为作者于熙宁五年(1072)退居颍州时所作。
欧阳修笔下的野岸无人舟自横,同样取法于韦应物的野渡无人舟自横,仅仅改动了一字。
这天,将晚而未晚、日已落而尚未落尽的时候,大抵是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在许多文人看来,这样的景色似乎略带丝丝哀伤,而欧阳修却是喜欢这样的景色。
西湖风光好,你看那夕阳映着晚霞的暮色,岸上的花坞,长满水草的小洲一片橙红。
宽广的湖面波平似镜,小船横靠在那静寂无人的岸边。浮云消散,西南方露出了明月。傍水的栏杆边上凉风习习,带来了阵阵莲荷清香。
这里,作者以动写静,一切都是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使人们仿佛置身红尘之外。
这拂水的凉风,吹醒了游人的酒意。原来他喝醉了酒,就这么长时间地悄无声息地沉浸在“西湖好”的美景中。
欧阳修在此词中借啸傲湖山而试图忘记仕途的坎坷不平,表达了视富贵如浮云的情趣。
这便是古人诗中的一叶扁舟,满载着田园的宁静与自由,它抚慰了世间的疲惫与忧虑,治愈了红尘中失意与困顿的旅人。
愿我们如今也能拥有一颗无束之舟,将生活中的琐碎与烦恼抛诸脑后,向着心灵的田园与自由深处前行,享受那份万顷波中的自由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