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馨于行 技精于勤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暨肝胆外科团队作为东北地区最早开展多器官移植的单位之一,科室开展包括肝移植、肾移植、胰腺/胰岛-肾联合移植及肝肾联合移植在内的多类型高难度移植手术,积累了丰富的疑难复杂病例救治经验,综合技术能力位居全国前列。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精神医学科团队作为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网络成员单位,拥有全国唯一一个精神医学专业的中组部“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团队技术精湛、协作高效,致力于提供优质、高效的心身健康服务,引领精神医学高质量发展新方向。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减重及代谢外科医生团队团队在学术带头人刘金钢教授、王勇教授的带领下、以周勇教授为学术中坚力量构建核心团队,专注于肥胖及代谢疾病诊疗,开展腹腔镜减重手术,结合术后营养指导与健康管理,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方案,助力改善健康状况。

潘亚萍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口腔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成果斐然。

胡晓 辽宁省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作为急诊科主任,上任两年来,狠抓医疗质量和业务能力的提升,带领科室在救治脓毒症、休克、ARDS、多脏器功能衰竭、中毒、多发伤等急危重症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为辽宁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辽宁省肿瘤医院暨大连理工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一病区团队该团队是一个朝气蓬勃、欣欣向荣、奋勇攀登的活力科室。几年来,在医院的支持下,在全体同仁的努力下,锐意进取、厚积薄发,在医疗技术、人才结构、科研、设备配置等方面稳步迈上发展快车道。

杨莺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老年病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青年岐黄学者,国家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优势专科负责人,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致力于老年中医健康服务能力提升。

郭振武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主任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辽宁中医大师、辽宁省名中医,贴敷疗法的挖掘、整理和推广人,他不仅医术精湛,更有高尚的医德。他总是很早就到诊室,每天都为远道而来的患者加号,经常给老人和经济困难患者减免费用。他的执着追求就是踏踏实实做人,端端正正行医。

辽宁省妇幼保健院(辽宁省妇女儿童医院)产科团队该团队既是国家孕前保健专科建设单位,也是省级产前诊断中心和市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肩负着全省妇幼保健工作的重任。近年来,在预防出生缺陷及危重孕产妇救治工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展望未来,团队将持续发力,为妇女儿童的健康保驾护航。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辽宁省肛肠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团队中心是集临床、科研、教学于一体的医院重点科室。依托MDT模式,精于早癌筛查及内镜微创治疗。年胃肠镜筛查超1.5万例,镜下治疗超7000例。承担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成果丰硕,构建智能化全流程服务体系,以患者为中心,提升就医体验。

郑珂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心病科、风湿免疫科主任,主任医师国家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辽宁省中医特色人才,内科教研室主任,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在心血管疾病、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擅长运用纯中医中药治疗内科各种疑难杂症。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团队沈阳市市级临床重点专科,科室遵循“生命至上、大爱无疆、畅通急救、守护健康”的服务宗旨,打造急诊急救零通道,致力于提升危急重症的抢救成功率,践行了东部区域急诊急救中心的责任担当!

矫树华 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皇姑院区内镜中心主任从事消化内镜工作20余年,长期致力于消化道早期癌的内镜诊断与微创治疗,擅长消化道早期癌、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及消化道出血等疾病的内镜微创诊疗。参与医疗援建(援疆、援延安等地),荣获“优秀援疆专家”和“特殊专家贡献奖”。

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泌尿外科团队医院作为东北地区尿石症防治基地,在东北地区开创精囊镜技术先河,在结石、前列腺微创治疗等领域省内领先,无管化经皮肾镜技术广受好评,泌尿外科团队具有硕博学位人员占80%以上,年手术近2000台。

张良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2024年,眼科医生张良响应国家号召,远赴新疆塔城。一年来,一项项优化的诊疗流程,100余例手术,翼状胬肉日间手术的实施,十余次的下乡义诊,如春风化雨,减轻了边疆居民的负担、温暖了他们的心田。他“师带徒”手把手传授显微技术,让更多患者重见光明。

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内镜诊疗中心团队该中心坚持“党建领航、学术立本、人文铸魂”的发展理念,打造了一支技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疗团队。以微创治疗和微生态干预为特色,持续推动技术创新与科研突破。未来,将努力建设成为全国消化内镜诊疗标杆平台,以卓越医疗践行健康中国使命。

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团队当仪器的滴答声与心跳共振,当操作的精准度与生命的重量对等,他们以扎实如磐的专业为盾,以尖端精准的技术为刃,将医学利器化作托举生命的臂膀,用坚守点亮绝望中的光。他们就是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糖足中心团队辽宁省糖尿病足病专科联盟牵头单位,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糖尿病足一站式诊疗”。应用中西医结合、高精尖技术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精准诊疗,明显提高保肢率,使患者重获新生,造福东北三省糖足患者。

滕松龄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手外一病区副主任、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手外科工作15年,专注于腕关节疾病的精准微创诊疗。擅长应用腕关节镜技术,微创治疗TFCC损伤及其他复杂腕关节疾患。他与团队始终致力于“微创化、精准化”的诊疗方向,用精湛的技术,守护患者的手部健康与活力。

沈阳市第九人民医院(沈阳市中毒救治中心)综合中毒病房团队是一支怀揣热忱、凝聚爱心、救治经验丰富的团队。科室始终以温润入心的人文关怀,提升患者就医感受;以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践行医者的职责与担当;更以专业的技术为支撑,托举起生命的希望。他们将始终向着守护患者健康的方向,不忘初心、矢志向前。

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沈阳市胸科医院)神经中心团队成立于2024年,充分整合神经内科、神经介入、神经外科、神经重症等医疗资源,形成了成熟的脑血管病综合防治与康复体系,并且发展出认知障碍与痴呆等四个特色鲜明的亚专科,是沈阳市“临床重点专科”,为患者提供精准和高效的医疗服务。

侯婷婷 沈阳市骨科医院小儿骨科主任她融合孙氏正骨技艺与中西医微创技术,以精湛医术守护儿童健康,被患者家属誉为“托起未来的双手”。多次荣获院级表彰,始终践行医者仁心,用专业与热忱诠释儿科医生的使命担当。

刘岩松 沈阳市妇婴医院妇科重点学科带头人、妇科一病房主任从医30余年,她以精湛医术守护女性健康,用医者仁心温暖万千家庭。她不仅是妇科医疗领域专家,更是无数患者心中的守护者和朋友,让医学兼具精度与温度。

沈阳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团队超声科拥有一支经验丰富、技术精湛、业务素质强的专业技术队伍,承担着全省胎儿复杂畸形的会诊任务,以及产前超声筛查诊断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特色项目有胎儿产前超声筛查与诊断、胎儿心脏超声;小儿髋关节、先心病超声筛查等。

郝亮亮 沈阳市儿童医院内三科主任深耕儿科临床近20年,擅长小儿消化、呼吸及神经系统疾病诊治,尤其在儿童腹泻、腹痛、惊厥等疾病管理中积累丰富经验。作为业务骨干,她凭借扎实医术和暖心服务,被家长誉为“值得托付的守护者”。

高飞 沈阳市口腔医院主治医师来自沈阳市口腔医院颌面外科的高飞医生坚守西藏安多县人民医院,在高寒缺氧环境下,不仅开展口腔科各项治疗,还带教培养本地医护,用医者仁心架起民族团结桥,成为西藏高原上温暖的“口腔健康守护者”。

沈阳市肛肠医院重症医学科团队是一支高职称医护团队。作为生命防线守护者,他们专攻外科重大术后及危急重症抢救,尤其擅长坏死性筋膜炎等复杂病症(已救治近200例)。凭借精湛医术与敏锐判断实施关键救治,成功挽回众多生命,践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誓言。

白若冰 沈阳急救中心主治医师沈阳急救中心青年骨干医生,2019年参加工作以来,始终冲锋在生命救援最前沿。他以精湛技术、快速反应能力挽救无数危重生命,多次收到患者家属的表扬信和锦旗,是当之无愧的“急救尖兵”与生命守护者。

曹倬 沈阳市安宁医院六疗区主任他及其医生团队专注中西医结合治疗神志病,将传统中医学理论和现代精神心理学内涵相结合,将“中医调藏风,西医镇脑神,中西医结合,脑风藏同治”的思路融入临床体系,被患者亲切称为“心灵摆渡人”。

向诗娣 辽宁省血液中心(沈阳中心血站)副主任技师、主治医师她坚守工作岗位15年,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完成10万余人次的征询体检工作,多次拦截高危献血行为,守护血液安全。始终提供热情耐心的服务,帮助献血者客服恐惧。她说:“生命需要随时待命,若有需要,我必在岗。” (以上医院排名不分先后)
2025年8月19日,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如期而至,今年的主题是“德馨于行,技精于勤”,这恰是我省医务工作者的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值此之际,辽沈晚报携手各大医疗机构推出2025年医师节特别策划——“德馨于行,技精于勤”,利用多形式、多渠道,大力宣传和报道,讲述我省医务工作者的坚守与付出,将他们鲜为人知的一面展示给更多的人,让他们的坚守被看见、奉献被铭记。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更是辽宁卫生健康事业提质升级的关键一年。从诊室里的耐心问诊到手术台上的精准操作,从基层的科普讲座到社区里的健康义诊,我省医务人员的脚步从未停歇……他们以“德”为根基,让诊疗多了心灵的慰藉;以“勤”为翅膀,让医术跟上患者的需求。在疾病防治、医学教育、科研创新等领域的不断探索中,更是涌现出大批德才兼备、一心为民的好医生。
让我们将目光投向这群“健康守护人”:看无影灯下微弯的腰,那是他们与病魔较量的姿态;看诊室里每一次倾听与回复,那是他们对生命的细致承诺;看医嘱里每个字背后的斟酌与郑重,那是他们点亮患者希望的光。一袭白衣是他们的铠甲,满腔大爱是他们的信仰。面对病魔,他们无畏向前;扎根医疗事业,他们默默坚守,用仁心仁术诠释生命的重量,在平凡中铸就伟大,以责任与担当为患者撑起希望的天空——他们的名字叫医者。
在此,我们向全体医务工作者道一声:辛苦了!感谢你们以医术筑牢健康屏障,以仁心治愈身心伤痛,为健康中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倾注力量。医师节快乐!
本报记者 姜晓菲 单强 赵燕 郑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