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智库:澳大利亚能从中国学到什么?
来源:环球时报
澳大利亚国际事务研究所网站4月8日文章,原题:澳大利亚能否从中国学到什么?西方人总是自鸣得意,但这种沉睡不时会被某个冲击打断,比如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超越特斯拉,成为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商。最近,中国的DeepSeek模型以其性能、速度和低成本震惊世界…… 如今是西方重新评估对华态度的时候了吗?一个紧迫问题是,西方能否向中国学习?这个简单的问题可能挑战许多人的世界观,但西方的道德优越感并不能保证其继续主导全球。
例如,根据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的《关键技术追踪》,截至2007年的5年间,在64项关键技术和新兴技术中,美国有60项处于世界领先,中国只有3项处于领先。但时至2023年,美国仅在7项技术上领先,而中国则在57项技术上领先。此外,中国发表的高影响力研究论文是美国的5倍。也许这让人难以接受,但没有根据的西方自信就是自以为是。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也走在西方前面。例如,美国的火车和公路曾是国际现代化的辉煌象征,但如今状况糟糕。纽约地铁自开通后的一个多世纪以来,许多基本设施未曾改变。美国的道路和桥梁也是破烂不堪。中国的优势在于地铁建设时间较新,大部分设施比美国更现代化。更引人注目的是,中国拥有的高铁总长度是世界其他国家总和的两倍,且是在约20年内实现的。西方早期认为中国建设和安全标准低劣,嗤之以鼻,如今中国的成绩令这种看法销声匿迹。西方也曾认为中国取得这些成就无非是采用了政府干预的做法,但在欧盟大力推行国家补贴和贸易保护、特朗普将基于关税的行业保护作为适当政策应对措施的今天,西方这种看法就显得空洞无物。在基础设施领域,中国显然比西方更成功。
中国的成功也不能再以知识产权盗窃和商业间谍活动来解释。笔者住在北京时,曾为一篇关于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学硕士论文做研究。中国在发展时,知识产权方面确实比较随意。但这样做的并非中国一个。工业革命之初,最大、最恶劣的知识产权侵权者是美国。
如今,中国已从创新的复制者转变为创新的创造者。中国现在是全球知识产权的创造者,那种认为中国成功只是因为从西方窃取了创新的看法已过时。西方应问自己的问题不是能否向中国学习,因为西方显然可以从中国学到很多东西。中国现在是世界领先的创新者,是宝贵知识产权(包括人工智能)的来源,且经常准备分享这些知识产权。
真正的问题是西方是否愿意向中国学习。不幸的是,即使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也很可能激起西方一些人的强烈反应。现在,对澳中关系进行有意义的、细致的公开重估,将有利于澳大利亚的利益。(作者戴维·利文斯通是澳大利亚前外交官,乔恒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