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土司衙门博物馆︱“五一”游鲁土司衙门

@ 鲁土司衙门

“五一”游鲁土司衙门
一、地理位置
位于兰州市永登县城西南六十五公里的连城鲁土司衙门,是甘肃、青海边境众多土司建筑中保存比较完整的一座宫殿式古建筑群。

二、历史价值
自明代起连城成为鲁土司政权中心,也成为西北地区甘青交接地带的一个重镇。鲁土司以连城为中心,覆盖甘青多个县区,管辖面积达9000平方公里。历代土司苦心经营,治理此地,为明清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为西北边陲的安定和民族团结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三、景区介绍
鲁土司衙门坐北朝南,依山傍水,自然环境优美。始建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有祖先堂、神堂院、燕喜堂、大堂、仪门、六扇门、牌楼及廊房和配楼等。东西两侧有书房院、寝宫、仓院、家寺和小教场等。纵观全貌楼峻庭清,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
整个建筑群仿北京王公府第建造,规模宏大,气势宏伟,主体建筑布局对称、严谨,号称“三十六院,七十二门,九百九十九间房”,夙有“西部小故宫”之称。经历代土司扩建或修缮,现存建筑为十五世土司于清嘉庆年间扩建后的格局,原占地近五万平米,建筑面积一万多平米,现占地近四万平米,建筑面积近九千平米。分别由衙门、妙因寺、官园三部分组成,在中轴线上一进数院,分别是牌坊、六扇门、仪门、大堂、燕喜堂、祖先堂、大库房。因其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物研究价值,1981年,被甘肃省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鲁土司系出名门,始祖脱欢是成吉思汗第六子阔列坚的四世孙,曾任安定王兼平章政事。1368年,明军攻克元大都的时候,脱欢随元顺帝北逃,途中掉队,流落河西;而后率部投诚明朝,朱元璋命他治第连城,守卫河西边陲。明永乐年间,三世土司失迦随皇帝出征,战功显赫,明成祖借周公旦平安息之乱而授封鲁地之典故,赐姓为“鲁”,封分大片土地,准其世袭三品武职--“管束庄浪土官、土军、土民世袭掌印指挥使司指挥使”。从此,鲁土司成为朝廷一重臣,西北一望族,一步步走向了鼎盛,走向了辉煌。

鲁土司衙门三奇:神秘的排水、独特的供暖、奇特的佛手。
1、神奇排水:衙门院落布局为通水顺利,从南到北,一院比一院高,最后的祖先堂高出前地平面四米,各院下水道有明有暗。近年来,好多专家考察后无法找到排水口,但排水很顺畅,很难解释衙门各院的雨水最终排往何处,现已成未解之迷。

2、独特供暖:古人多依赖建土炕、土台生火取暖,地主家也不过有一火盆取暖。而土司衙门却有独特的取暖方式,各房廊台设有坑穴,坑内火口处放柴火点燃,火烟通向室内地下、土炕及墙内纵横的火道,最后顺山墙高出的烟口排出,冬季室内温暖如春。足见六百年前的土地暖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3、神奇的佛手:在妙因寺多吉羌殿内供奉着一枚酷似人手的树芽,被信众们尊称为“佛手”,五指分明,脉络清晰,指甲可见。

妙因寺三绝:精美的壁画、精湛的砖雕、精绝的大跨度的木结构
1、精美的壁画:寺内壁画以明代居多,清代曾遭破坏性修复,但大体仍保有明代壁画特色,现寺内壁画主要集中在万岁殿和多吉羌殿,以万岁殿壁画尤为精美,此殿内壁壁画以连环画的形式绘制而成。

2、精湛的砖雕:妙因寺砖雕主要集中于多吉羌殿和科拉殿,多吉羌殿以佛陀故事妙因寺砖雕主要集中于多吉羌殿和科拉殿,多吉羌殿以佛陀故事为主,包括:“米拉日巴劝佛记”“笑弥勒”“定日神话”“八仙图”等;科拉殿以吉祥祝福类为主,包括:“福禄寿喜”“松鹤延年”“步步高升”“麒麟卧松”等。

3、精绝的大跨度的木结构:妙因寺大经堂,建于清雍正年间,是以前僧人集体做功课和佛事活动的地方,也是寺里藏学院所在地,可容纳五百僧人同时诵经。殿内有象征十八罗汉的通天柱,中间形成南北15米,东西12米无柱子的大空心,大跨度,令人惊叹,藏语称此殿为“度黄嘎迈”,意为没柱子的经堂。它的这一木架结构堪称中国古建筑学上的一大奇迹,全国范围内与之类似的建筑屈指可数。

四、发展蓝图

鲁土司衙门博物馆2025年“五一”假期开放公告
尊敬的游客、市民朋友:
2025年“五一”劳动节假期将至,为满足广大观众假日期间参观需求,鲁土司衙门博物馆“五一”假期正常开放,现将具体事宜公告如下:
01开放时间
早 上:8:30—18:00
(17:30停止入馆)
02购票须知
1、成人票: 20元;
2、半价票:10元;(60岁以上70岁以下老人凭身份证;学生凭学生证;身高1.4米以上儿童;连城镇本地人凭身份证购半票)
3、免 票:(70岁以上老人凭身份证;身高1.4米以下儿童;残疾人凭残疾证;现役、退役军人、警察凭证件免票)
03乘车路线
1、兰州—海石湾—连城
2、兰州—永 登—连城
04景区位置
位置: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连城镇

@ 鲁土司衙门


点击上方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