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霜裹着杏干儿香 呼和浩特宽巷子这家小店藏着酸甜老味道


走进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宽巷子中段,一股清清爽爽的酸甜气总在鼻尖萦绕,不浓不烈,却像根细丝线似的,轻轻勾着人放慢脚步,循着味儿往前挪。再走几步,“赛里木手工传统美食”的招牌便映入眼帘。这家开了七八年的小店,藏着不少老食客心心念念的味道。而其中最让人牵肠挂肚的,便是柜台里那一排排裹着细密白霜的糖杏干,琥珀色的果肉在光下泛着润亮的光泽,单是看着,舌尖就先泛起了酸甜的潮意。



晶莹的糖霜像初雪般覆在杏干上,指尖碰一下,能感受到微微的凉滑。放进嘴里轻轻一咬,糖浆的清甜先漫开来,紧接着是果肉本身带着点果酸的醇厚,酸甜交织着在舌尖打转,咽下去后喉头还留着清爽的余味。“这糖杏干看着简单,做起来得费功夫。”马师傅的目光落在铜锅里翻腾的糖浆上,咕嘟冒泡的糖汁泛着琥珀般的清亮光泽。待火候刚好,他手腕一扬,将滚烫的糖浆倾入盛满杏干的大盆内,随即戴上手套,亲手细细翻拌。这翻拌手法也是整道制作工艺里最复杂的,指掌与果肉相触的力道要匀,既要让每块杏干都裹上薄薄一层糖衣,又不能压坏了果肉的肌理。直到糖浆在果肉表面慢慢析出细密的白霜,马师傅才小心地将杏干平摊在干净明亮的台面上,凉风拂过,凝结出那份恰到好处的甜润。





小店柜台里吃食摆得满满当当,除了刚做好的糖杏干,马师傅每日现做的酸枣糕、稀果羹、酸梅汤等小吃也各有特色。酸枣糕被切成方方正正的小块,深褐的糕体带着天然的黏糯感,表层裹满了晶莹的白糖粒,凑近一闻,酸枣独有的醇厚酸香便直往鼻尖钻;瓷瓮里的稀果羹最是诱人,舀起一勺能看见透亮的光泽,杏肉、柿饼等七八种料在浅褐的汤里轻轻晃悠,稠得刚好;冰凉的酸梅汤更是一绝,汤汁清亮得像块剔透的琥珀,一口下去便能将喉头的燥意消去大半,解渴又下火。
正忙碌着,便有熟客进来:“马师傅,来两罐糖杏干,一份酸枣糕,再捎杯稀果羹!”他笑着应承,手下早已麻利地称好分量。阳光透过玻璃窗,落在马师傅忙碌的身影上,也洒在那些琳琅满目的瓶罐间,映得满屋子都是踏实的烟火气。这烟火里,还藏着小店对传统味道的执着——就像马师傅常说的:“好好做,希望能让更多人尝到来自咱们宽巷子的老味道。”
丨来源:回民区融媒体中心
丨编辑:张婧玉
丨校读:于惠敏
丨审核:王伊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