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山海赴绿色之约,他们迎来了一个小突破……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今天在天津拉开帷幕。在同一片广袤的欧亚大陆上,来自中国的绿色能源力量,正悄然改变着上合组织成员国的经济与生态图景。
在哈萨克斯坦的乌勒套州,广袤草原上一座座矗立的白色风机拔地而起,正将无尽的风能转化为清洁电力,源源不断地点亮当地万家灯火。这座由中国企业寰泰能源投资建设的Mezgilder Qushteri 100MW风电项目已于今年实现全容量并网,标志着乌勒套州首个风力发电项目正式投运。
乌勒套州位于哈萨克斯坦中部偏北的广阔草原和半沙漠地带,风能资源富集,电力设施亟待升级,是哈萨克斯坦最具新能源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

在2023年10月举行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活动上,寰泰能源携手哈萨克斯坦合作伙伴成功签署250MW风电项目合作协议,其中就包括在乌勒套州投资建设Mezgilder Qushteri 100MW风电项目。
如今,该项目已并网运营,每年可稳定输送约3.87亿度清洁电力,不仅可满足数十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亦可为地球每年减少碳排放38.7万吨,助力当地能源结构低碳转型。
值得关注的是,上述项目不仅被列入“中哈产能与投资合作重点项目”清单,在融资模式上也实现了突破和创新,成为“中国首单”。
MezgilderQushteri 100MW风电项目是寰泰能源在哈萨克斯坦首批实现人民币计价的新能源电站项目之一。在中国信保的支持下,项目成功投保中长期出口买方信贷保险,实现了全国首单对民营企业新能源电力项目提供“双95”赔比的承保(即提供政治风险和商业风险赔偿比例均为95%),支持电站建设投运采用无追索项目融资结构,无需提供信用担保。在中国信保的保险保障下,上述项目成功获得了由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牵头组建的银团融资,贷款总额达2.56亿元人民币。
寰泰能源董事长南逸表示:“项目融资、购售电均采用人民币计价,既降低汇率风险又实现融资成本优化;同时,该方案将出口买方信贷险嵌入融资结构,打造联动境内外的国际银团合作新范式,为公司后续海外拓展打造了可复制范本。”
Mezgilder Qushteri 100MW风电项目的故事并非个例,寰泰能源在哈萨克斯坦并网、已建、待建新能源项目总规模近2GW,8个项目被列入“中哈产能合作重点项目清单”,持续为当地能源转型注入动力。
在乌兹别克斯坦,投资30亿元人民币的500MW风电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这不仅是当地最大的山地风电项目,更开创性地实现电价以人民币计价,为人民币国际化探索了跨境新能源合作的新路径。
在阿塞拜疆,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9)期间,寰泰能源通过国际公开竞标,在与沙特ACWA、阿联酋Masdar等全球能源巨头的同台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功中标阿塞拜疆首个公开招标的100MW光伏电站项目。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项目不仅是企业全球化布局的关键注脚,也标志着中国企业的绿色影响力正跨山越海,走向里海之滨,深入全球市场。

这些新能源电站犹如散落在丝绸之路上的绿色明珠,是“共商共建共享”理念的微观实践,是中国技术、中国品牌、中国方案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的坚定行动。
作为一家专注绿色能源发展的中国民营企业,寰泰能源在全球并网、已建及待建新能源项目已达3.85GW,累计为全球提供绿色电力共计约72.1亿度,相当于为地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21万吨,每年可满足66.5万户居民的用电需求。
除了持续提供绿色电力,寰泰能源还积极助力“民心相通”。以哈萨克斯坦为例,企业通过招投标参与当地新能源电站投资建设,不仅推动了地区的税收增长,还帮助老百姓不断降低用电成本。企业推行本地化经营策略,着力改善当地就业、提升技术水平:在项目建设及运维期,大量雇佣当地劳动力,高峰时期创造就业岗位近3000个,为哈国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新能源电力工程师,帮助哈国全面提升新能源电力相关技术和经验。
2019年9月,公司卡普恰盖100MWp光伏项目并网仪式上,南逸代表公司捐赠2.5亿坚戈(折合人民币450万元)用于当地公益事业。为了落实此项公益捐助计划,同年12月10日,公司定向捐赠30套住宅,用于帮扶当地生活困难家庭及社会弱势群体。
在哈萨克斯坦投资10年,寰泰能源先后捐赠了700多万元,用于当地的扶贫助弱、社区共融、应急救灾等工作,并通过多种方式促进“民心相通”,给投资驻在国带来实实在在的普惠成果。
南逸表示:“绿色发展是世界的共同语言,是合作共赢的最美底色。我们将继续深耕‘一带一路’清洁能源市场,推动更多“小而美”的工笔画项目开花结果,为绵延千年的丝路画卷描绘新的绿色篇章。”
原标题:《跨越山海赴绿色之约,他们迎来了一个小突破……》
栏目主编:王嘉旖 文字编辑:刘力源
来源:作者:文汇报 占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