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唐朝陶瓷版的“西游记”来了 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展览上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2 17:33:00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体义

驼铃声声,穿越千年风沙;梵音袅袅,回响万里古道。7月12日,由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陕西唐三彩艺术博物馆联合主办的《西游记——唐代陶瓷中的丝路文明》展在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火热开幕。百余件唐代陶、瓷器将带领观众重返大唐丝路的辉煌历史,感受东西方文明交流发展的繁荣岁月。

两千多年前,随着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的开通,西方文明沿着丝路逐渐东传,而丝绸、茶叶、瓷器等“中国造”也源源不断运往亚欧各地,奏响了中西方文明在艺术、宗教、思想等精神层面相互碰撞、影响的动人乐章,诞生了一批批丝路文化交融的艺术结晶。

本次展览以唐代陶瓷为载体,通过“沙漠之舟”“西域奇谈”“胡风唐韵”三大篇章,全方位展现了唐代陶瓷中蕴含的丰富丝路文明元素,为当代观众了解丝路文明提供了重要窗口。

在“沙漠之舟”篇章,观众可以看到不同形态的骆驼俑及牵驼俑。这些骆驼俑不仅展示了骆驼作为“沙漠之舟”的重要地位,还生动再现了丝路商队穿越大漠的壮观场景,体现了古代商旅的艰辛与勇气。考古证据表明,骆驼的驯化始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最早在阿拉伯半岛,后逐渐传播至中亚、北非等地区。到了汉唐时期,骆驼成为丝绸之路上不可或缺的交通运输工具,其性情温顺、不畏风沙、耐饥耐渴的特性,使其能够驮负着东西方文明的成果穿越苍茫大漠。

“西域奇谈”则聚焦于各类宗教经丝路传入中原并与本土文化融合的过程。佛教文化在隋唐时期达到鼎盛,吸收了儒道思想,形成了许多自成体系的中国化佛教宗派。“天神降魔像”“彩绘天王俑”“僧人俑”等展品生动再现了当时佛教艺术的独特魅力。此外,镇墓俑和镇墓兽(祖明、地轴)也是本篇章的亮点之一。这些器物不仅用于唐代的丧葬仪轨,更是丝路文明交融的“时空胶囊”,它们将佛教的威严、祆教的神秘、汉地的庄重熔于一体,也见证了一条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如何重塑人类对死亡与永恒的想象。

“胡风唐韵”篇章通过胡人俑、异域器物及文学意象等,展现了丝路上的多元文化与传奇故事。粟特人作为唐代主要的来华胡人,他们在中亚建立了多个城邦国家,并大量东来经商贸易。展览中的胡人俑形象生动,展现了粟特人的生活风貌和文化特色。唐代文学家对粟特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李白、岑参、白居易等诗人的作品中都留下了对粟特人及其文化艺术的赞美。

陶瓷文化也是本篇章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中国使者的西去和西域商贾的东来,西域的许多珍贵物产,如玻璃等不断输入中国,对古代中国的陶瓷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欧亚的文明动脉。驼铃声中,商旅驮载的不仅是丝绸与瓷器,更是一个个文明交融的密码。它不仅见证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更如同一条绚烂的彩带,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紧密相连,编织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唐代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繁荣昌盛的时期之一,无疑是丝路文明发展的重要高峰。在那个开放包容的时代,长安(今西安)作为当时的国际大都市,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使节、僧侣和艺术家,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陕西唐三彩艺术博物馆馆长齐跃进说,我馆与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联合举办的这场展览,正是希望通过这些珍贵的唐代陶瓷文物,带领观众进行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在筹备此次展览的过程中,我馆与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的同仁们紧密合作,精心挑选展品、设计展览布局、策划相关活动,力求为观众呈现出一场高质量、有深度的文化盛宴。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展览,不仅能够让观众欣赏到唐代陶瓷的艺术魅力,更能引发大家对丝路文明的深入思考,认识到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开放与包容、交流与合作对于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今年年底,展览期间还将举办一系列学术讲座、文化体验活动等,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丝路文明的魅力。期待广大观众进馆参观,一同开启这场千年丝路文化之旅。

相关文章

唐朝陶瓷版的“西游记”来了 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展览上新
2025-07-12 17:33:00
多彩贵州风燃爆澳洲 悉尼墨尔本双城联动掀起文化高潮
2025-07-10 10:11:00
9月7日!来惠州看春晚同款“中华战舞”
2025-07-09 17:15:00
长春新增一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2025-07-06 20:50:00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知青精神——岳阳市知青文化研究会党支部举行庆“七一”主题党日活动
2025-07-03 09: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