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云南楚雄州深化家门口就业模式:岗位留在村口 技能促进增收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5 17:02:00    

原标题:楚雄州深化家门口就业模式——(引题)

岗位留在村口 技能促进增收(主题)

云南日报记者 段晓宇

“车间建到家门口,既能挣钱又能顾家。”在楚雄彝族自治州,这句话正成为现实。

近年来,楚雄州坚持把推动就地就近就业摆在民生重要位置,从山村老屋到社区闲置场地,从产业链末端的手工环节到一线岗位的技能培训,通过打造务工车间与创业平台“双轮驱动”,把发展的“齿轮”精准嵌入群众生活的“转轴”,让群众既能挣钱又能顾家,真正实现稳稳的幸福。

在南华县龙川镇南秀社区,曾经闲置的出租场地,如今被亿佳服装厂改造成高效运转的儿童服装生产车间,年产1200多万件服装,远销40多个国家。更重要的是,这个“小车间”带动112名群众稳定就业,其中“妈妈岗”“奶奶岗”占比高达88%,让照顾家庭和工作挣钱两不误。返乡创业者朱照福,用3间老屋建起了现代化电子厂,一人归乡,带回5家企业,年销售额突破9000万元,带动就业800余人。南华还创新开设“银发工坊”,将轻体力岗位留给老年人,推动“老有所为”从愿景走向现实。

在永仁县猛虎乡,林果产业的家门口务工车间正成为群众增收的新支点。猛虎乡因地制宜打造果蔬初加工家门口务工车间,把分拣、包装等轻体力岗位安置到村,实现产业链延伸与就业链同步。在新建成的车间里,村民们围坐在操作台边熟练工作,不出村就能实现稳定务工。“以前摘完果子就没活干,现在在这儿干活一天能挣百来块钱,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永仁县猛虎乡阿里地村委会新队组村民贺敏仙说。

当地强化党组织引领、推动村集体经济参与运营,让林果产业车间成为带动群众稳定就业、实现就地增收的重要抓手。通过劳务对接、订单加工、电商销售、技能培训等方式,不仅把人留了下来,也把产业链的一端稳稳抓在了手里。

从务工车间的产业嵌入,到创业平台的活力激发,楚雄州不断夯实群众稳得住、能致富、留得下的发展根基,一个以产业为筋骨、以服务为血脉、以群众为中心的城乡融合新图景,正加速铺展。

同时,楚雄州还通过推进“贷免扶补”政策、“云岭创业贷”和创业培训计划,累计发放创业贷款4.43亿元,培训1.2万人,扶持1963人(户)成功创业。楚雄州创业项目代表云南走上“中国创翼”全国舞台,获得“创翼之星”奖项,释放出地方双创潜力。与此同时,楚雄州以“幸福里”社区和零工市场为支点,构建起“四位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

截至目前,楚雄州已建成家门口务工车间153个,带动就业14235人,覆盖县、乡、村三级,形成企业进村、车间上门、培训到户、岗位入户的新格局。通过“幸福里”社区建设和零工市场布局,10县市零工市场累计服务38.1万人次,26个“幸福里”社区提供岗位近29万个。32个劳务品牌脱颖而出,楚雄彝绣、南华菌工、姚安花卉工等品牌年带动就业超75万人次,劳务经济收入突破203亿元。

来源:云南日报

相关文章

云南楚雄州深化家门口就业模式:岗位留在村口 技能促进增收
2025-05-25 17:02:00
引进人才公告 已开始报名→
2025-05-21 15:29:00
七彩牧场供应链有限公司招商暨签约活动举行
2025-05-19 09:16:00
红旗街道润秀社区:人大代表进社区 传达精神解民忧
2025-05-12 17:56:00
崔寨派出所开展反邪教宣传活动
2025-05-12 14: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