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山西博物院近500册古籍善本“邂逅”24位山西名人先贤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9 21:06:00    

三晋厚重,历史悠悠。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翻开一册册珍贵古籍,“邂逅”24位山西名人先贤。4月18日上午,“晋国垂棘——中华古籍里的山西先贤”展在山西博物院分馆山西青铜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遴选50余部、近500册院藏古籍善本进行展示,系统地梳理了从先秦至清末山西先贤的学术成就与思想脉络。

与24位先贤在古籍中“相遇”

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山西是中华文化滥觞之地,亦是历史回响之所。从先秦时期《国语》记载的晋国风骨,到唐宋盛世孕育的《资治通鉴》《滕王阁序》等传世经典;从金元明三代绵延千年的文化积淀,到清代“山右新风”中涌现的学术创新……表里山河始终与中华文明同频共振。讲解员李惠介绍,参观此次展览便可与24位山西名人先贤“相遇”。荀子、王勃、罗贯中、徐继畬……都是这片土地上大家耳熟能详的名人大家。

展览现场,观众认真参观古籍

据了解,本次展览系统共展出50余部、近500册珍贵古籍。不仅有《国语》《资治通鉴》等史学丰碑,也有《荀子·劝学篇》《滕王阁序》《江雪》《雁丘词》《捕蛇者说》等耳熟能详的千古名篇,共同勾勒出三晋大地对中华文脉的卓越贡献,展现了古籍作为文明火种、思想灯塔的永恒价值。

何为“古籍”?何为“善本”?

所谓古籍,一般认为是指1911年以前产生的汉文书籍,及民国之前产生的中国古代典籍。其中版式较好,具有较高历史和收藏价值的被称为古籍善本,其他的则为普通古籍。通常所说的古籍主要是指保存下来的雕版或活字印刷的纸质书籍。常见的古籍版本包括善本、孤本、珍本、钞本、影钞本、刻本、校本、残本、伪本等。

展览中的《荀子•劝学篇》

目前山西博物院古籍藏品有12万余册,其中善本超过5000册,涵盖了多个时期的古籍。在古籍善本的认定领域,“善本”的判定有着一套被广泛认可的标准体系。最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展出的50余部古籍中,善本占比达五分之一。

山西博物院古籍保护部工作人员、本次展览内容策划贾少敏介绍,山西博物院首次推出的古籍专题展在展品遴选上尤为考究,其中南朝史学家、山西名人裴骃所著的明影抄宋绍兴淮南路转运司刻本《史记集解》入选了《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成为先贤哲思与文化基因的鲜活印记。

“垂棘”之地,于今晋南和晋东南

早在开展之前,本次展览的主题“晋国垂棘”就引发不少观众的好奇。阅读爱好者更是翻阅书籍,寻找“垂棘”二字的内涵。“成语‘垂棘之璧’,指晋国垂棘之地盛产的珍贵玉璧,出自《左传•僖公二年》。”李惠向观众们解释道,“关于垂棘之地,古人考证不一,大致在今晋南、晋东南的范围内。”

开展当日,一位老先生戴着眼镜,仔细欣赏展品

如今,“垂棘”常被后人用来代指珍贵之物,而此次展览用“垂棘”来命名,正是体现了古籍和先贤的珍贵与杰出,启示更多慕名前来的观众在欣赏展览的同时,深刻感知古籍和先贤的不凡价值,以及三晋大地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


来源:山西日报客户端

相关文章

山西博物院近500册古籍善本“邂逅”24位山西名人先贤
2025-04-19 21:06:00
山西:师生共话新时代中医人的“固表”与“创新”
2025-04-19 09:51:00
全国跆拳道冠军总决赛中,山西姑娘邢佳妮夺冠
2025-04-18 14:27:00
【聚焦第五届消博会】“晋”字号农产品实力圈粉
2025-04-18 06:44:00
山西出现大范围扬沙、浮尘 公众尽量减少外出
2025-04-17 11: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