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太行风|烈士塔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08 09:00:00    

7月13日拍摄的烈士塔园区入口处。 心 盈供图

暗绿的松枝微微低垂。松枝下,青瓦飞檐的祠堂在晨曦里静默着。堂上青石雕刻四个大字“丹心千古”,下有一行小字——“明兵部武选司员外郎诰赠太常寺少卿谥忠愍杨公”。

这里,是明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的直隶保定府容城县忠愍祠。

三百七十年后(公元1946年),镶嵌青石碑的砖塔在松枝下静默着,塔顶浮雕的红五星和红五星下“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熠熠闪光。

这里,是忠愍祠旧址,容城县烈士塔。

近八十年后,2025年7月13日。松枝下,由一对石狮子守护的园门在夜色里静默着。一道手电光射过来,园门上方“烈士塔”三个字骤然被照亮。

手电光继续向前,来到烈士塔前。打手电筒的是一位八旬老人。他的身子微微仰着,老花镜后面的眼睛仔细望着,夜色落在他花白的头发和眉毛上。

烈士塔主塔下方有四面塔碑,前面刻有《不朽的功业——献给我们的烈士》碑文,另三面镌刻着298名烈士的名字。手电筒的光芒一一扫过这些名字,停在一个熟悉的位置。

“周文俊”三个字,列在众多名字之中。

烈士塔基座平台四角还建有四座侧碑,分别记载了任凤翙、杨瑞森、文光斗、宋玉科等9位先烈的英雄事迹。老人举着手电筒,一个个名字照过去,之后慢慢走下台阶,回到塔北的简陋平房里。

老人坐到小木桌前,翻开一本厚厚的签名簿。签名簿上,每一页都被写得满满当当。留言的有容城县各单位的团建队伍、雄安新区的建设者,以及来自福建、湖北、江苏、陕西等地游客……字迹或遒劲有力,或柔嫩稚拙。

这样的签名簿,他还有好几本。每年清明节,他都要将这些签名簿带到父亲墓前,告慰父亲在天之灵。

7月13日,周瑛琪擦拭烈士塔碑。 心 盈供图

老人叫周瑛琪,他的父亲就是烈士周文俊。

周文俊出生在太行山东麓容城县东野桥村。他自幼聪敏好学,17岁考上保定市第二师范学校。在这里,他接触到抗战救亡思想,青春热血中融入救国图强的志向。当听到老师讲,李大钊同志当年曾写给友人一副赠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周文俊激动得当场举手说:“老师老师,我老家容城有座忠愍祠,里面有块‘赤心报国’的碑,还有椒山先生杨继盛的名联——‘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老师听了,快步走下讲台,握住他的手说:“你好,周同学,原来你是椒山先生故里人。”他说,李大钊同志的赠联即由此名联而来。椒山先生为国除害,壮烈牺牲,他的精神值得好好传承。李大钊同志介绍入党的邵飘萍同志也很敬仰他呢。邵飘萍同志创办《京报》,专门题写椒山先生此联,并取“铁肩辣手”四字,悬挂在报社,激励媒体人快笔如刀,担当道义。

听着老师的讲解,周文俊挺直背脊,胸中热血沸腾,更加坚定了救国救民的志向。

1932年2月,周文俊参加了保定二师轰轰烈烈的学潮运动。7月6日,这场抗日救亡运动被反动派残酷镇压,牺牲了十三名学生,其中一名共青团员、十二名共产党员。

幸免于难的周文俊怀着满腔悲愤,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后,周文俊参加了抗日武装队伍,曾任晋察冀野战军团政委、冀中军区供给部主任,后被党组织派往延安抗大学习。

1942年周文俊被叛徒告密,不幸被捕。日伪军严刑拷打,要他供出地下党名单,鞭子、辣椒水、铁钉、烙铁……各种酷刑都用上了。周文俊被折磨得奄奄一息,却只字不漏。

我忍不住想,那一刻,他想到了谁?蜷靠于阴暗的牢房,他眼前也许浮现出一个血肉模糊的身影——

1553年,椒山先生三天内被严嵩爪牙打了一百四十棍,断医断药,扔进死牢。伤口感染化脓,他摔碎茶盅,取尖锐瓦片,将竹箸破开,夹住瓦尖,用线拴紧,钉入肉里,打五六十孔,放出脓血,挺身端坐三日夜。之后双腿溃烂,肿胀如瓮,他又自剜腐肉,自割腿筋……这硬汉的骨头啊!

牢外,党组织多方奔走,终于将周文俊救出。

出狱后,他扮成乞丐模样,一路讨饭,终于回到容城,却险些认不出自家。地上满是灰烬,房倒屋塌,椽子柱子一片焦黑,东倒西歪。妻子从借住的老乡家赶来,看到他后忍不住痛哭:“你在外面都干什么哟,咱家都被盯上了,房子已经被烧了三次。”

周文俊悲愤交加地说:“日本人要亡我们,我们必须团结起来把日本人赶出去,咱中国人才安全,子孙后代们才能有好日子过。要保家卫国,必须得流血战斗。我们八路军就是在腰上掖着脑袋,不知哪会儿就牺牲了。有几句话先跟你说下,我要是牺牲了,你一定要教育孩子们,跟着共产党走,不给党找麻烦。”

妻子明白现在的局势,知道自己不能拖后腿,边听边点头。

周文俊说完就离开家,辗转多个乡村继续开展敌后斗争。

1944年10月,中共冀中十地委将一联县原属新城以北、涿县北拒马河以南地区划为新涿县。

这一带是日伪统治中心,是汉奸王凤岗的老巢,也是方圆几百里最危险的地方。

周文俊化名梁彤、木易,时任新涿县副县长,协助时任一联县敌工部部长的尹景芬到王凤岗老巢一带开展革命工作。周文俊白天奔波抗战,晚上秘密深入老百姓家中宣传打倒反动派、解放劳苦大众的道路。他动员群众挖地道、交通沟,搞连家洞,赢得百姓拥护。

1945年1月5日清早,周文俊在交渠一带作革命宣传,日伪军几百人包围了交渠村,找到周文俊的堡垒户王厚功家。当时尹景芬、周文俊还在地道里研究当晚行动计划,突然被敌人围困。日伪军向地道里吹辣椒面,还喊话:“尹景芬、周文俊出来吧!你们被包围了,跑不了了!”

“咱们只有向外冲。”尹景芬说,“我先引开敌人,文俊带战士们趁机冲出重围,去东南邻村找大部队。”周文俊带领战士们冲出洞口,打死洞口的敌人和院里几个日伪军,向东南方向冲去。此时正值严冬,尹景芬被敌人机枪打中腿部关节,动弹不得;周文俊也被打中腿部,但尚能行走。打死打伤数个敌人后,周文俊驮着尹景芬转移到村东坟地,凭借坟丘与敌人周旋。

尹景芬自忖无法突破包围,果断地说:“文俊,你带着战士们快撤,我掩护。”周文俊嘶哑地吼道:“咱死也得死在一起!绝不能丢下你不管!”

周文俊带着战士们冲出去后,让战士们撤退,自己又返了回来。

日伪军大声喊话诱降。尹景芬和周文俊齐声说:“我们是真正的共产党员,共产党能投敌吗?你们痴心妄想!”两人把仅剩的手榴弹掷向敌人,每人留下最后一颗子弹给自己。

敌人恼羞成怒,子弹如冰雹般射到两人身上。尹景芬受伤七处,周文俊在尹景芬身前,满身都是被子弹打出的窟窿。

后来村民将周文俊入葬时,周文俊的妻子强忍悲痛,不顾众人劝阻执意要看看丈夫的样子。衣服被掀开,周文俊满身都是糊的面纸。原来乡亲们为了不让烈士入殓时千疮百孔,就剪了很多面纸盖住了枪眼。

那时候周瑛琪才一岁多。母亲在父亲牺牲后,也加入了共产党。母亲手巧,为八路军做过很多军鞋。

父亲壮烈牺牲的经过,被记载在当地史料里,有很多细节,周瑛琪都是听家人和乡亲们描述过的。后来他又将这些故事讲给他的儿子听,讲给前来烈士塔下祭拜的后来人听。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烈属,周瑛琪的母亲没有要求特殊照顾,一个人拉扯着三个孩子长大,直到87岁高龄去世。

如今,周瑛琪老人义务守护烈士塔已51年。“这些烈士都是我的家人。”周老的手抚过他父亲的名字,又抚过塔上众多名字:“铁肩担道义,这里每个烈士都做到了。”

在周老的陪同和讲解下,我们缓步行走在烈士塔园区内。

烈士塔东北角侧碑的主人,是杨瑞森。他是椒山先生第十三代孙,1912年出生于北河照村。母亲去世早,全家依靠父亲种几亩薄田度日。1938年,冀中四分区北上工作团来到北河照村,实行减租减息、废除旧债的政策。杨瑞森弟兄三人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其大哥杨嘉森在共产党领导下打击日伪,其弟杨嘉绩为北河照村党支部书记,积极配合共产党地下工作。杨瑞森曾任容城县武委会自卫队长等职。他辗转抗战,屡立奇功。在开展抗日工作时,经常在铁路附近袭击敌人,给敌人以严重威胁。

1941年11月,杨瑞森与战士高二印、杨小鼠赴北河照村给一名阵亡战士的家属送信,被敌伪包围。杨瑞森腿部中弹,被敌人俘虏。在日军囚室里,叛徒王福尔谄笑着为杨瑞森包扎腿伤说:“您可是杨继盛后人,皇军定会优待!”杨瑞森突然“嚓”地撕下药布摔向王福尔:“想让爷当叛徒,瞎了你的狗眼!”日军小队长亲自端来药械,他突然夺过药钳猛刺,惊得对方连滚带爬。不久,这位年轻的共产党员被秘密杀害。

旁边侧碑记录了烈士田进财同志的故事。田进财是容城县西牛营村人。1939年秋,冀中四分区北上工作团来容城开展抗日工作,田进财参加了青救会,后来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1943年曾两度被敌人逮捕,后被党组织营救。1944年,敌人趁元宵节时发动攻击,他指挥老乡们逃脱,自己却不幸被捕。敌人把他打成血人,逼问:“谁家存着公粮公物?”他为了群众免受损失,领着敌人到家中,指着自家的粮食说:“这是公粮。”敌人又问:“谁是干部?谁是共产党员?”他拿出身上被血染透的共产党员介绍信,回答:“你家田爷爷就是,不用向下问了!”敌人恼羞成怒,开枪将他杀害。

还有任凤翙,他在宣讲革命思想时被敌人抓获,严刑逼讯之下始终不屈,最终壮烈牺牲。还有文光斗,在被敌人严令通缉时,不畏艰险,亲自到新城、固安一带组织400多人的人民武装,不幸被新城境内反革命武装包围而光荣牺牲。最后是胡德林、胡福才,他们是狼牙山五勇士中的两位……

石碑有限,298个名字有限!

从椒山先生的铮铮铁骨到革命先烈的不屈脊梁,燕赵大地上的英雄前赴后继,祖国各地都有值得家乡挺起胸膛的道义担当者。

1974年,周瑛琪到容城县文化局工作,负责管理容城县大礼堂。从那时起,他就义务守护与礼堂同在一个大院的容城县烈士塔。1984年,周瑛琪加入中国共产党。

年年清明,他都带着家人祭拜父亲和这些英烈们,并向母亲汇报:“娘,我永远记着您的话——‘你爹和我都是党的人,要多给党尽义务,不能给党添麻烦’。这么多年,我义务看守烈士塔,给烈士们铺水泥平台和甬道,自费修园门、装监控、栽树,还种了很多花草,每天清扫……”

在园区墙的容城古八景展板前,我的目光停留在一幅名为《忠祠松雪》的图画上。

周瑛琪老人告诉我,这是从清光绪二十二年《容城县志》中临摹的图。墨色简约,古朴典雅,再现了县志中所载忠愍祠“堂庑严整,栢桧森然,每当风雪,清翠亭秀”的景象。

岁月更迭,椒山先生祠堂前走过无数“铁肩担道义”的脚步;寒来暑往,容城烈士塔前伫立过无数奋发向上的身影。

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重磅消息传遍大江南北。

周瑛琪老人迅速将这个好消息告知父母:“咱这儿要建新区,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在周瑛琪老人的那些签名簿上,我看到了很多名字,都是从全国各地来容城烈士塔祭拜的各界人士。

特别是近年来,不仅有容城本地和来自全国各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师生们,也有雄安容西金安幼儿园、雄安容和双文幼儿园、雄安史家胡同小学、雄安容东德辉学校等新区设立后新建校的孩子们前来祭拜烈士。

“瞧见没?这就是先烈的抗战故事啊!”孩子们仰头望向碑文,无数稚嫩的身躯挺得笔直,眼中是肃穆而坚毅的光芒。随着周瑛琪的讲解,故事深深植根在孩子们心中,英雄的光芒照耀他们成长之路。

如今,雄安新区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周瑛琪老人的签名簿上,出现了许多新区建设者的名字——中国中铁项目部、中交建筑启动区三期项目部、中建三局科创公司、雄忻高铁三工区项目党支部……燕赵风骨激励着新时代的建设者,在建设者的心血和汗水浇灌下不断呈现在世人面前的,是水城共融、蓝绿交织的生态美景,是数字智能、科技领先的智慧之城,是立于时代前沿、培育人才的未来之城。(心 盈)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相关文章

太行风|烈士塔下
2025-08-08 09:00:00
外观独特价格高 “中产丑菜”卖爆了?
2025-07-27 09:31:00
深夜,广东疾控发布“致市民朋友的倡议书”
2025-07-22 10:19:00
场内看孙杨投篮,场外吃乔司西瓜,浙BA杭州赛区热闹揭幕
2025-07-11 21:52:00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知青精神——岳阳市知青文化研究会党支部举行庆“七一”主题党日活动
2025-07-03 09: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