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3月31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24年阜阳市生态环境保护总体工作情况。记者从发布会现场获悉,2024年,我市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区域性生态强市,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积极成效,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我市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实施空气质量提升攻坚行动,高效开展淮河流域水质提升专项行动和农村水环境治理攻坚,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治和安全利用,全面推进省级“无废城市”建设。2024年,全市PM2.5平均浓度达42.4微克/立方米,全年优良天数比例达74.3%,重污染天数同比减少6天、控制在2天。全市13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连续保持100%,省考断面达标率首次实现100%;9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全部达标。
生态保护与修复治理稳步推进。我市加速推进淮河、江淮运河生态廊道建设,2024年完成人工造林2084.4亩、封山育林10285.5亩、退化林修复15518.9亩、森林抚育81845亩。针对畜禽养殖行业开展专项排查整治,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23起,完成市县两级污染防治规划编制。目前全市规模养殖场基本实现污染治理设施全覆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4.8%。
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推进有力。新型能源体系加速构建,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规模达627.86万千瓦,居全省首位;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78.78亿千瓦时,位列全省第二。阜阳港“双核四极”多式联运体系初步建成,形成“一港六区十园”港口布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10.13万辆,居全省第二位。
生态环境治理效能不断提升。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控覆盖286家企业,联网视频监控点位1350个。2024年实施生态补偿金1901.1万元、污染赔付金2939.3万元,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40起,累计实际获赔33.95万元。生态环保领域固定资产投资达17.6亿元,同比增长59.9%,增速位居全省第三。
全媒体记者 汪文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