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说心语丨砌“墙”的砖 连心的“桥”
士说心语丨砌“墙”的砖 连心的桥
■仪仗司礼大队某部班长 李佳倩
“班长,谢谢你!”当小胡带着考核通过的喜悦激动地与我热情相拥时,我感到,那道横亘在我们之间许久的 “墙”,终于被打破了。
记得小胡初入军营那会儿,习惯独来独往,虽然各项考核成绩都能合格,但平时训练总是漫不经心。那天看到她又在器械场偷懒,我积压的火气瞬间爆发:“军人就要见红旗就扛、见第一就争!训练不刻苦,怎么当好兵!”小胡被我的怒吼惊得一哆嗦,立刻挺直腰板:“是!班长,我马上改。”
之后的日子里,我对小胡的要求更加严格,本以为她会有所转变,可那些承诺像投入湖面的石子,只泛起一圈涟漪就没了踪影。她依旧是老样子,甚至频繁找军医开病假条。直到某天夜里,我在走廊撞见她打电话,那句“熬过这两年我就回去”像一根冰锥刺进了我心里。
我尝试与小胡谈心,可无论我耐心指导“射击要注意呼吸节奏”还是热心鼓励“集体活动要积极参与”,她都只是机械点头。那种礼貌的疏离,比直接的顶撞更让我无力。我俩之间似乎有一道“无形的墙”,看得见对方的轮廓,却摸不到真心,一时之间我竟不知该怎么办。
“现在的新兵啊,思想活跃、个性独立,渴望被尊重。要想进入他们心里的小世界,你得先敲敲门,问问能不能进去,不能直接踹门……”老班长的话点醒了我。
我翻出小胡的档案,又给她父母打电话了解情况。通过细致的沟通,我得知她因家庭原因自信心不足,所以沉默寡言。想起自己曾用冰冷的语气训斥她,那些“为你好”的强硬话语与行动,原来都成了砌墙的砖。
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我立刻转变方式方法。生活上,手把手教她整理内务,心贴心帮她解开思想困惑;交往中,我引导她主动和战友聊天,帮战友倒一杯水、拿一下东西;训练时,我为她量身制定计划,一有亮相就肯定、一有进步就表扬、一有成绩就点赞。

一次训练带回,我发现小胡走路有些跛。回到宿舍后我看到她脚踝又红又肿,便赶紧扶她去卫生队。病床上,我边用冰袋帮小胡冰敷,边向军医咨询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她脚肿的那段时间,我每天形影不离照顾她。一天,我正在用红花油给小胡按摩,她忽然冒出一句:“班长,有时候你比我妈还唠叨。”语气里没有不耐烦,反倒带着点羞赧,“……班长,谢谢你照顾我,我以后一定好好干,当个好兵!”
真正的破冰是在营里的成长经历分享会上。当主持人问谁愿意第一个上台时,小胡举起了手。她站在聚光灯下,紧紧攥着拳头:“《士兵突击》里说‘想要’和‘得到’之间,隔着‘做到’。感谢我的班长,是她一步步教会我如何‘做到’!”台下掌声雷动,她望向我的眼神里,有光在闪烁。
前段时间,已经佩戴上等兵军衔的小胡告诉我,她准备参加预提指挥军士集训,想继续留在军营好好干。阳光透过窗户落在她崭新的肩章上,我忽然明白,带兵的过程不仅是看着他们进步,更重要的是陪着他们一起成长。那些曾经被用来砌成“心墙”的砖石,在真诚的暖意里,终究会变成连接彼此“心桥”的台阶。
整理:曾诗茹、郭杨洁
责任编辑:刘雅娟
来源:解放军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