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雪冰城招牌被迫“红改绿”,人民日报:城市治理不能如此要“面子”
近日,有网友称河北省三河市多家商铺更换招牌颜色,红色蓝色等底色被“禁用”,一张招牌变为绿色的蜜雪冰城照片广泛传播并引发热议。
据了解,备受网友关注的绿色蜜雪冰城位于三河市央美大街路口的诺亚大厦。
人民网《人民直击》消息,4月8日,该门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招牌确实是近期由红改绿,具体缘由不清楚。
4月10日,记者发现该店招牌又换回了红色。被问及再次更换的原因,店员表示“不知道”。
4月9日(上)与10日(下)的蜜雪冰城诺亚大厦店。人民网 陈叶欣 摄
记者沿央美大街走访发现,多家商铺招牌有换新痕迹。有商户说,有些是还没换上新招牌的,“这条街很多都换过了”。
对于“整改”的费用承担和损失补偿等问题,多名商户表示,仅接到口头“整改”通知,未看到过明确文件。而对于最关心的费用问题,有人表示只听说过有补贴,但具体怎么计算、如何下发,均不清楚。
没有招牌的店铺在夜晚难以辨认。人民网 陈叶欣 摄
“整改”有何依据?多名商户向记者提及一份《广告牌匾设计引导》。
在办理招牌审批的北蔡村综合服务站,记者看到了这张放在前台的引导说明。上面写道:招牌底色可选用浅咖色、浅灰色、玫瑰金等。
记者询问现场工作人员,是否有明确不能用的颜色,对方回复“拿效果图来再说”。
服务站的《广告牌匾设计引导》。人民网记者 黄钰 摄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马亮认为,对于违反法律法规、有伤风化、伤风败俗等明显不应采用的招牌,政府部门可要求整改,但对底色提出“禁令”或在审批中变相禁止,既没有合理的依据,也无行政权限。
经过数日的发酵,4月14日晚,这一消息再度冲上热搜。
4月14日,中国广告协会微信公众号刊发评论文章《尊重规律 依法管理 促进消费 美化城市》,该文直言——
店招作为商业广告的重要形式,它不仅是店铺的标识,更是品牌传播的有效载体。像蜜雪冰城、肯德基等国内外品牌,经过多年投入积累,其标志性的招牌,具有极高的辨识度,消费者一眼就能识别,在品牌推广和市场营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一旦招牌颜色被强制更改,品牌辨识度大幅降低,甚至会让顾客误以为是 “山寨店”,对品牌形象和商业利益造成严重损害。
人民日报连发三问称,目前仍有许多问题有待回应:招牌为什么要拆?是否经过合法合规的流程?谁来承担商户被迫更换招牌的损失?
以行政指令简单强制统一招牌颜色,明显损害市场主体经营自主权,增加商户经营成本,给消费者带来诸多困扰和不便,也是对营商环境的一种伤害。城市治理,不能光看“面子”是否光鲜亮丽,更要看“里子”是否真正让群众得实惠、有助于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