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河南省开封市杞县最出名的历史故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5 13:42:00    

#相会河南#​#开封头条#​#杞县头条#​

这事儿啊,不是咱瞎编的,老早老早以前就有本古书《列子》写着了,白纸黑字记着呢。

书里说,咱古杞国啊(咱这儿就是古杞国的地界儿,县城边儿上葛岗镇的鹿台岗,前些年挖出过带“杞侯”字儿的青铜家伙什儿,就是铁证),有这么个人。

这人也不知道咋想的,成天提心吊胆,就害怕头顶那片天“呼啦”一下塌下来,脚底下这块地“咔嚓”一声陷下去。

他越想越怕,越想越觉得没地儿躲没地儿藏,愁得呀,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整个人都魔怔了。这就是“杞人忧天”最原本的样儿。


后来呢,这故事传着传着,就跟咱杞县这地方紧紧拴在一块儿了。老辈子人说起这事儿,总会往县城西边儿指一指。西边儿三里地,有片土岗子,草木长得可旺实了。清朝乾隆年间修的《杞县志》里,把它列进咱“杞县八景”,叫“西岗挺翠”,夸它景色好。

不过您翻遍那老县志,它可没明说这岗子跟那忧天的人有啥直接关系。这层意思啊,更多是咱后人听着故事,看着这岗子,心里头自个儿生出的念想,觉得这静静的山岗,兴许就跟那古早的忧愁有点牵连。


早先呢,“杞人忧天”这词儿听着有点笑话人的意思,笑人净瞎操心。可到了咱这会儿,大家伙儿咂摸出点别的味儿来了。

觉得这人啊,有点“居安思危”的意思,日子太平的时候,心里头绷根弦儿,也不是啥坏事儿。这不,2014年,国家正式把“杞人忧天传说”认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这可是咱杞县文化根儿上的一块宝!


除了这个顶有名的故事,咱杞县这片土,还埋着不少真真切切的历史:


空桑村(县城西二十里):老县志写着呢,商朝那位大名鼎鼎的贤相伊尹,就生在这儿!“伊尹生于空桑”,《史记》里也这么记着。村名到现在还叫空桑。

高阳镇:汉高祖刘邦手下那位能说会道的谋士郦食其(lì yì jī),老家就是这儿!《汉书》里写得明明白白,“陈留高阳人”。他去世后的地方(郦生冢),咱县里80年代文物普查还登记着呢。

圉(yǔ)镇:东汉的大文人、音乐家蔡邕,还有他那才女闺女蔡文姬,史书《后汉书》里清楚写着是“陈留圉人”,就是咱圉镇这块地方。镇里头现在还存着一块明朝万历年间的老石碑,叫《重修汉蔡中郎祠碑》,讲的就是蔡邕的事儿。

高阳镇金村的老枸骨树:村里有棵宝贝树,老百姓叫它“狗脊骨树”,为啥?您看看它那叶子,带刺儿,硬邦邦的,形状活脱脱像狗脊梁骨!专家来看了,说这叫枸骨树,正经登记在《河南古树名木》册子上,树龄估摸着得有八百年了!夏天日头毒,村里人最爱聚在它那老大树荫底下乘凉、唠嗑。


咱杞县这块地方,最响亮的传说就是“杞人忧天”。它打从《列子》那会儿就有了根儿,又因为咱这儿实实在在是古杞国的老家(鹿台岗的物件儿摆在那儿),这故事就在这片土地上扎了根,发了芽。


从早先一个带点揶揄的寓言,变成了咱杞县人文化血脉里的一部分,如今更被看成是“有备无患”这种老智慧的一种体现,国家都给认证了。


再加上伊尹、郦食其、蔡邕蔡琰(文姬)这些真实历史人物留下的印记,还有村头那棵看尽八百年沧桑的老枸骨树,这些真的、老的、传的故事,都一块儿刻在咱杞县的土地上,成了咱这儿抹不去也忘不掉的家底儿。


您要是来,站在这片土地上,就能摸着这份沉甸甸的记忆。

相关文章

河南省开封市杞县最出名的历史故事
2025-07-05 13:42:00
罗夏科幻力作《脑中之魔》出版,电竞&硬核科幻直击数字时代生存困境
2025-07-05 09:24:00
首批安徽省“科学家故事众创空间”特色场馆、特色学校名单公布 阜阳4家单位入选
2025-07-04 10:37:00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丨我的入党故事——付兵兵
2025-07-03 10:13:00
7月文学报好书榜:夏日阅读,浮游明亮世界
2025-07-01 16: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