仟源医药2024年报解读:营收净利双增长,研发投入与风险并存
来源:新浪财经-鹰眼工作室
2025年4月,山西仟源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在营收、净利润等关键指标上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长87.6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增长232.73%,这些数据背后反映了公司怎样的经营状况和潜在风险?本文将深入解读。
财务关键指标解读
营收稳健增长
2024年,仟源医药营业收入为846,606,161.05元,较2023年的799,305,103.37元增长了5.92%。从业务板块来看,医药板块收入为818,462,696.28元,占营业收入比重96.67%,仍是公司营收的主要来源。公司坚持全渠道营销策略,积极拓展新业务,布局医院、OTC等市场广覆盖,取得了一定成效,推动了营业收入的增长。
年份 | 营业收入(元) | 同比增长 |
---|---|---|
2024年 | 846,606,161.05 | 5.92% |
2023年 | 799,305,103.37 | - |
净利润显著提升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2,190,119.18元,相较于2023年的25,195,587.09元,增长了67.45%。这一增长一方面得益于营业收入的增加,另一方面自2023年7月起不再计提金融负债财务费用,以及收到政府补助增加等因素,共同推动了净利润的提升。
年份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元) | 同比增长 |
---|---|---|
2024年 | 42,190,119.18 | 67.45% |
2023年 | 25,195,587.09 | - |
扣非净利润扭亏为盈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5,228,696.32元,而2023年为 -19,007,536.23元,实现了大幅增长,增幅达232.73%。这表明公司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经营状况有所改善。
年份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元) | 同比增长 |
---|---|---|
2024年 | 25,228,696.32 | 232.73% |
2023年 | -19,007,536.23 | - |
基本每股收益与扣非每股收益同向上升
基本每股收益为0.1746元/股,较2023年的0.1043元/股增长67.40%;扣非每股收益情况也类似,反映出公司盈利能力增强,为股东创造的收益增加。
年份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同比增长 | 扣非每股收益(元/股) | 同比增长 |
---|---|---|---|---|
2024年 | 0.1746 | 67.40% | - | - |
2023年 | 0.1043 | - | - | - |
费用分析
销售费用有所下降
2024年销售费用为302,495,118.14元,相比2023年的331,954,112.72元,下降了8.87%。公司可能在优化销售策略、提高销售效率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从而降低了销售费用。
年份 | 销售费用(元) | 同比变化 |
---|---|---|
2024年 | 302,495,118.14 | -8.87% |
2023年 | 331,954,112.72 | - |
管理费用略有增长
管理费用为125,912,367.67元,较2023年的121,486,561.29元增长3.64%,整体较为稳定,可能是公司正常运营管理所需的投入。
年份 | 管理费用(元) | 同比变化 |
---|---|---|
2024年 | 125,912,367.67 | 3.64% |
2023年 | 121,486,561.29 | - |
财务费用大幅降低
财务费用为15,794,238.29元,与2023年的29,539,648.39元相比,减少了46.53%。主要原因是公司2023年受让南通恒嘉部分股权,从2023年7月起不再计提金融负债对应的财务费用。
年份 | 财务费用(元) | 同比变化 |
---|---|---|
2024年 | 15,794,238.29 | -46.53% |
2023年 | 29,539,648.39 | - |
研发费用持续增加
研发费用为56,533,374.23元,比2023年的49,970,320.87元增长13.13%。公司持续投入研发,以推进新产品开发,如精氨酸培哚普利片、依伏卡塞片等项目,这体现了公司对创新和产品升级的重视。
年份 | 研发费用(元) | 同比变化 |
---|---|---|
2024年 | 56,533,374.23 | 13.13% |
2023年 | 49,970,320.87 | - |
研发情况剖析
研发人员数量与结构变动
研发人员数量为211人,较2023年的233人减少9.44%,占比从18.88%降至17.64%。从学历结构看,本科、硕士、专科及以下人员数量均有不同程度减少。虽然人员数量有所下降,但公司在研发上的投入并未减少,可能更加注重研发人员的质量和效率。
年份 | 研发人员数量(人) | 占比 | 本科人数 | 硕士人数 | 专科及以下人数 |
---|---|---|---|---|---|
2024年 | 211 | 17.64% | 119 | 21 | 69 |
2023年 | 233 | 18.88% | 127 | 24 | 80 |
现金流洞察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大幅增长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0,940,604.16元,较2023年的37,814,367.78元增长87.60%。主要是由于本年公司支付的各项税费、支付的各项费用以及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减少所致,这表明公司经营活动的现金创造能力增强。
年份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 | 同比增长 |
---|---|---|
2024年 | 70,940,604.16 | 87.60% |
2023年 | 37,814,367.78 | -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由正转负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6,460,932.23元,流出小计254,731,102.71元,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48,270,170.48元,而203年为72,104,463.10元。主要原因是本年公司投资支付的现金增加以及上年度公司收到大额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现金所致,反映出公司在投资方面的积极布局,但也需关注投资回报情况。
年份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元)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元)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 | 同比变化 |
---|---|---|---|---|
2024年 | 6,460,932.23 | 254,731,102.71 | -248,270,170.48 | -444.32% |
2023年 | 106,020,765.44 | 33,916,302.34 | 72,104,463.10 | -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由负转正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56,770,508.00元,流出小计161,926,468.70元,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4,844,039.30元,2023年为 -241,771,902.20元。主要是由于公司本年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增加以及上年度公司支付醴泽基金、张宇的股权回购款所致,公司筹资能力有所增强,资金来源得到改善。
年份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元)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元)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 | 同比变化 |
---|---|---|---|---|
2024年 | 356,770,508.00 | 161,926,468.70 | 194,844,039.30 | 180.59% |
2023年 | 115,746,992.00 | 357,518,894.20 | -241,771,902.20 | - |
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风险
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医药改革政策如公立医院改革、两票制、医保支付方式等,深刻影响医药产业。加强药品质量控制及控费成为常态,行业增速放缓,药品销售压力增大,竞争加剧。公司虽聚焦高端药品研发以提升竞争力,但政策风险仍可能对其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药品研发及一致性评价风险
公司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研发创新和仿制药品一致性评价。然而,随着国家监管法规日益严格,新药研发及仿制药品一致性评价存在失败或研发周期延长的风险,可能对公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尽管公司采取了加强研发团队建设等措施,但仍需关注研发进展和风险。
药品降价风险
在国家医保控费、集中带量采购等政策影响下,药品价格不断下降,公司药品价格也面临下降压力,盈利空间可能受到压缩。公司需积极优化产品结构,做好成本控制,以应对药品降价风险。
原料成本上涨的风险
国家对药品生产标准、环保标准等要求提高,公司面临原料生产企业减少、原料药价格上涨等风险,可能导致生产要素成本大幅提高和经营品种数量减少。公司推行精益生产以降低成本,但原料成本上涨风险仍需关注。
总体而言,仟源医药2024年在营收和净利润上取得了较好成绩,但在研发投入、费用控制以及面临的风险等方面,仍需投资者密切关注。公司需在复杂的市场环境和政策背景下,持续优化经营策略,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