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文明之光耀云岭|全国文明城市①·文山市:文明如山,生生不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3 18:17:00    

来源:【云新闻】

何以文山?

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

当地取“文饰万物”之意

结合“山”的稳固意象

定名“文山”

寓意“文明如山川般生生不息,稳固恒久”

“文”与“山”的结合

体现自古以来“文润边疆”的教化功能

呼应境内喀斯特地貌特征

暗合当地敬畏大山的生态信仰

映照人们对一座“文明城市”的孜孜追求

2021年起

文山市进入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周期

以“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大决战”的节奏

坚持布局“一盘棋”

制定《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三年行动计划》

分年度逐一破解城市建设短板弱项

责任落实“一杆子”插到底

领导干部带头“周上街”“进网格”

形成“州、市、街、社”四级齐抓工作制度

督查覆盖“一张网”

利用“三色单”(白色提醒单、黄色一般督办单、红色重点督办单)

和红黑榜制度

以问题为导向推动整改落实

让文明成为42万城区市民的共同奔赴

城市道路“白改黑” 供图 刘欣 摄

5月23日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

文山市成功入选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

从古老的“文明如山”

到现代的“人民城市”

这就是文山市

一座以“绿美”为底色

以民生为笔触

以治理为密码的全国文明城市

绿美蝶变

山水入画的城市美学

漫步文山市街头

盘龙河碧波荡漾

两岸绿道蜿蜒

口袋公园星罗棋布

曾因“水雷路”“魔鬼路”叫苦的市民

如今踏上焕新的健康步道

满眼皆是绿意与洁净

文山市以“绣花功夫”雕琢城市

三年来完成41条道路“白改黑”

和破损改造236万平方米

完成5个入城口的提升打造

让“转角遇见美”成为城市日常

入城口 供图

新增绿化面积24万平方米

整治城市排污口120个

建成沿河健康步道和绿道52公里

建成各类公园游园107个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04平方米

入选绿美城市省级试点

实现人在景里、景在城里

幸福满格

家门口的暖心服务

“9元一餐的幸福食堂

解决了老人和孩子的吃饭难题”

腾龙社区的居民点赞家门口的

“少年儿童之家”和老年活动中心

托管服务、日间照料让“一老一小”有了安心港湾

1月25日,文山市开展2025年新时代文明实践“小城大爱”春节送福记活动。王建平 摄

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由人民共享

文山市聚焦“急难愁盼”实现“群众微心愿”

以网格化治理兜底民生

万余名党员“双报到”认领群众需求

13万名志愿者化身“红马甲”穿梭街巷

有序推进医疗卫生改革

创卫群众满意度连续两年全国第一

从改造122个老旧小区到升级12个农贸市场

从解决869件历史遗留问题到建成169个“少年儿童之家”

每一个细节都书写着“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初心

治理密码

精微处见城市温度

“一张网格兜尽千万事

一个‘点长群’打通最后一米”

文山市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

党建引领的“微网格”覆盖37个社区362个网格

市民通过“出题点菜”参与治理

网络指挥部开展常态化督查

市民观评团、媒体曝光台随时“挑刺”

基层治理从“独角戏”变为“大合唱”

琵琶岛掠影。刘欣 摄

智慧监控守护“三无小区”

红色议事亭化解邻里矛盾

治安服务队织密“放心网”

如文新小区已从脏乱差的“问题社区”变身花园式家园

正是这座城市治理韧性的缩影

文化赋能

三七之乡的文明底蕴

全省首创的“文明巴士”在城市间流动

广场、公园、河畔绿地等城市空间化身文明实践阵地

党的创新理论通过可唱、可看、可听的方式

扎根壮乡、驻留苗岭

人人争做“文明有礼文山人”

不礼让行人、遛狗不牵绳等不文明行为同比下降86%

6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

28个“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

5条“文明实践沿河带”和“文明实践巴士路线”

孵化出10个“及时雨”“五点半课堂”“益起童行”等文明实践品牌项目

组织开展“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我为家乡代言”等活动

全民参与、全民实践良好氛围不断形成

2023年6月21日,文山市在攀枝花社区文新小区B区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志在身边”志愿服务活动。胡飞灵 摄

夜幕降临

文笔塔上演“七光异彩”灯光秀讲述三七传奇

盘龙河畔的文化长廊

再现地质队小区的老城情怀

文山市持续建强公共文化服务阵地

2个街镇文化站被评为国家一级文化站

开展各类阅读活动1500余场次

袅袅书香从“文笔塔读书会”扩散、浸润全城

深挖“一河一塔、一草一人”文化基因

通过三七文化节、音乐思政课、“文明巴士”宣讲等

不断赓续文化血脉

盘龙河 供图

总得来一趟文山市

来看山水如何化作文明的诗行

来听街巷怎样吟唱幸福的韵脚

来见证

当42万双手共同托起“人民城市”的理想

边疆小城也能成为文明中国的璀璨星光

云新闻策划

策划:谢炜

统筹:张海燕 黄佳伦

记者:陈创业

美编:林显富

供图:文山市委宣传部

本文来自【云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文章

全国美术名家走进北镇 共绘辽宁山水人文画卷
2025-05-24 02:03:00
海报丨河北十地入选全国文明城市!一起来看都有哪儿→
2025-05-23 21:51:00
文明之光耀云岭|全国文明城市①·文山市:文明如山,生生不息
2025-05-23 18:17:00
弘扬助残精神 160名志愿者们化身“无障碍卫士”为城市织就暖心网络
2025-05-21 16:45:00
接诉即办丨㉟文明养犬有新招 社区建起了宠物公厕
2025-05-20 12: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