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杨翔:戍边17载缴毒1.5吨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1 08:41:00    

4月30日,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奖名单公布,有获奖者不能公布照片,他们头像上的五星红旗格外耀眼。

杨翔照片。图片来源/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临沧边境管理支队

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临沧边境管理支队副支队长杨翔就是其中一员。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他没有过一张正面工作照。

戍边17载,杨翔始终战斗在情报侦查、缉枪缉毒斗争的第一线,曾组织并参与侦破毒品大要案件1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00余人,缴获各类毒品1.5吨、易制毒化学品300余吨。

“我穿上警服那天就立过誓:犯罪分子有多狡猾,我们的防线就要筑多高!”杨翔的笔记本扉页上,这句誓言力透纸背。

抽丝剥茧,破获多起贩毒大案

2018年4月,中缅边境的雨林间雾气弥漫。一辆满载水泥的拖拉机在泥泞小路上颠簸前行,车灯划破漆黑的夜色。杨翔紧握手电筒,目光如炬地盯着驾驶座上神情慌乱的司机。

“卸货!”一声令下,执勤民警将水泥袋逐一搬下,却未发现异样。杨翔绕着拖拉机踱步,突然蹲下身敲了敲油箱——金属声沉闷空洞。随着油箱被拆卸,11.744公斤海洛因赫然暴露,两名毒贩束手就擒。

“从一个小线索入手,层层深入,再到最后案件结束,这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杨翔告诉上游新闻(报料邮箱:cnshangyou@163.com)记者,他很享受抽丝剥茧侦破案件的乐趣,也立下过犯罪分子有多狡猾,防线就要筑多高的誓言。

与犯罪分子的较量,不仅是体力的比拼,更是智慧的角力。2019年云南省公开查缉大比武,暴雨倾盆的夜晚,两个冒雨步行的身影闯入他的视线,“雨夜徒步,不是本地人就是有问题。”

他立即带队追踪,当行至距可疑人影约30米处时,人影却突然消失在玉米地中不见踪影。“他们跑得仓促,必会丢货!”他带着队员继续搜查。三小时后,浸透雨水的背包被找到,里面装着用黄色胶带包裹的42.27公斤冰毒。

“毒贩逃命时会把毒品当成累赘丢掉”——这条被写入《车辆藏毒查缉指南》的经验,正来自那个雨夜。17年间,杨翔归纳出“物流包裹六步走”“检查货车八对照”等查缉技巧,撰写出的禁毒经验指南,为打击毒品犯罪提供了科学指引,更成为了该支队民警的实战宝典。

近300公里边境线,他用脚步丈量

临沧边境的密林中,藤蔓缠绕的羊肠小道上,杨翔和战友的作战靴上沾满了泥巴和碎叶。他蹲下身拨开一片芭蕉叶,用手摸了摸上面的车轮印:“他们肯定刚从这里过去,这个印子很新,而且车辆的汽油味都还没散呢。”

2022年12月,杨翔在工作中发现一辆外地车辆欲采取绕关闭卡、多点转运等方式组织一批人员进入边境地区偷渡出境。

确定情况后,他立即组织人员成立专案组前往边境一线侦查,在历经8个多月的缜密侦查和41次梯次部署、延伸打击后,共抓获涉案人员186名,捣毁中转窝点3个,打掉团伙26个,成功摧毁一条经西南边境、辐射5个省市、横跨中缅两国,组织运送人员非法出入境参与违法犯罪活动的跨境犯罪网络。

图为跨省侦办查获毒品71.85公斤。图片来源/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临沧边境管理支队

案件的成功侦破,少不了杨翔对边境路线的熟悉情况。临沧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与缅甸接壤,地处横断山系怒山山脉南延地带,地形以山区为主,为摸清边境实情,他每年带队开展“百日踏查”。近300公里边境线,哪里能通车、哪里能走摩托、哪里只能徒步,全刻在心里。

“临沧地形地貌复杂,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97%,公路多为S型,还有很多小路便道,犯罪分子改道比换鞋快,我们必须比他们更熟悉这些路线,路况都不清楚的话,抓人更别想了。”杨翔说。

在杨翔的办公桌上,有一张画得密密麻麻的手绘地形图,上面每处溪流断崖都用不同色块标注,每一条小路便道都被圈注起来,这份用脚步丈量出的手绘地形图正是他精准打击跨境违法犯罪的关键法宝。

“比立功受奖更重要的,是把兄弟们平安带回家”

“比抓获犯罪嫌疑人更重要的,是把兄弟们平安带回家。”每次行动前,杨翔总会反复强调“安全绳理论”:“打击跨境违法犯罪是团队作战,每名战友的生命都是底线和红线。”

2024年初,李康荣立一等功的视频传来时,杨翔正带队侦办跨省案件。看着屏幕里胸佩奖章的战友,他想起自己常说的一句话:“荣誉属于每一个在边境线默默耕耘的战友,更属于190位名字记录在云南边检总站英烈谱上的英雄。”

杨翔的传帮带从来不是纸上谈兵,他要求徒弟们记录下自己办案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李康的本子里,还留着杨翔几年前的红笔批注:“3处可疑烟头,品牌与周边村民常抽的不同,追踪来源!”

也正是这条批注,让他们顺藤摸瓜端掉了一个跨境走私窝点。行动前夜,杨翔还发来信息:“无论如何,安全第一。”如今,李康也收了徒弟,他传承的第一件“法宝”,是杨翔常说的“安全绳理论”。

图为民警开展深夜查缉。图片来源/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临沧边境管理支队

17年来,杨翔带领的30余名徒弟中,10人荣立二等功以上,5人走上领导岗位,但他最自豪的是团队“零伤亡”纪录,在杨翔看来,比抓获犯罪嫌疑人更重要的,是把每一名战友平安带回家。如今,杨翔办公桌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签着徒弟们的名字,他说这是“最珍贵的战利品”。

“犯罪分子的伎俩不断翻新,但只要我们多总结一条经验,后方百姓就多一分安宁。”杨翔说,夜幕降临,临沧边境警灯依旧闪烁,杨翔带着民警们再次潜入密林,手电筒的光束刺破黑暗,如同利剑划开浓雾,在祖国西南大门筑起一道永不褪色的青春防线。

上游新闻记者 李文滔 通讯员 李阔 高雅兰

相关文章

我驻日本大使馆提醒中国公民谨防新型电信诈骗
2025-05-01 11:32:00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杨翔:戍边17载缴毒1.5吨
2025-05-01 08:41:00
云视观察•开创云南发展新局面,“新”在哪儿?
2025-04-30 17:22:00
国台办:欢迎台湾同胞来大陆共享“五一档”电影盛宴
2025-04-30 10:45:00
多地提前一月入夏,今年首个40℃在云南出现,专家:需注意强对流天气和气温变化
2025-04-24 16: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