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首页 > 实时讯息 >

高端化缺失、新能源不顺,奇瑞上市难破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8:11:00    

来源:DoNews

编辑 | 杨博丞

题图 | IC Photo

奇瑞汽车上市一事又迎来了新进展。

2月28日,奇瑞汽车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不过,奇瑞汽车并未披露募资金额,但表示募集资金将用于研发不同车型和版本的乘用车以进一步扩大产品组合、研发下一代汽车及先进技术以提升核心技术能力、拓展海外市场及执行全球化策略、提升其生产设施以及用于营运资金补充。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奇瑞汽车是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车企业中唯一一家中国市场销量、海外市场销量、新能源汽车销量及燃油车销量较2023年同期均增长超过30.0%的乘用车企业。

若能成功叩开资本市场大门,奇瑞汽车将有望在新能源化、智能化、全球化和高端化等方面获得极大助力。尽管距离上市仅一步之遥,但奇瑞汽车还面临着诸多隐忧和挑战,需要其去一一化解。

一、上市之路一波三折

奇瑞汽车是目前中国为数不多没有上市的头部汽车企业,事实上,有关奇瑞汽车上市的传闻已断断续续传了二十年,但均以不了了之而告终,其上市之路犹如一场漫长而艰辛的马拉松比赛。

早在2004年,安徽省政府就极力推动奇瑞汽车上市,而奇瑞汽车内部也积极响应,紧锣密鼓地进行股份制改革。然而,由于当时奇瑞汽车与上汽集团的股权关系尚未完全厘清,最终导致上市计划无奈搁浅。

2007年,奇瑞董事长尹同跃公开表态,将尽快启动奇瑞汽车上市融资计划。然而次年全球金融危机突然爆发,内忧外患之下,奇瑞汽车的上市计划再度搁浅。

到了2009年,奇瑞汽车作价29亿元向华融资产、鼎晖投资、渤海产投、深圳中科创和融德资产五家企业出售20%股权,一度被外界视为在为上市做准备。但一年之后,尹同跃却突然表示,由于存在关联交易等问题,暂不考虑上市。

奇瑞汽车一直未放弃上市的想法。2015年,奇瑞汽车旗下合资公司奇瑞徽银冲击港股和A股均以失败告终。2016年,奇瑞汽车又另辟蹊径,试图通过“借壳上市”推动奇瑞新能源上市,但最终还是未能成功。

多次冲击资本市场失败之后,奇瑞汽车决心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2019年5月,“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更名为“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外界普遍推测,奇瑞新能源此举是为其独立上市做准备,但最后还是没有了下文。直到2022年,在引入立讯精密作为战略投资者后,奇瑞汽车才宣布“混改彻底完成”。

在2022年9月的“瑶光2025奇瑞科技DAY”主题活动上,尹同跃表示,为拓宽融资渠道,希望奇瑞汽车在2025年之前完成IPO计划,登陆资本市场既有利于奇瑞建立长期资本补充通道,又有利于激活奇瑞股权激励机制。

时隔近两年半,奇瑞汽车母公司于2025年1月获得了一笔股权融资,投资方为青岛城投集团、IDG资本、火眼投资。这也被外界解读为奇瑞汽车吹响了冲击资本市场的最后的号角。

随后,尹同跃在奇瑞集团暨股份公司2025年度干部大会上明确表态,2025年奇瑞要完成企业上市、年度经营目标、关键能力提升和重大关键技术突破四大任务,实施品牌、全面国际化、管理和文化四大变革,并且要将企业高质量上市作为公司首要任务。

从2004年首次传出上市传闻至今,奇瑞汽车的上市之路已经走过了二十年。不过,厘清股权结构、销量和业绩大增,并不意味着奇瑞汽车的上市梦能顺利实现,当前IPO审核进一步收紧,奇瑞汽车能否按照计划完成上市仍充满不确定性,尤其是其新能源化不顺,很可能会让奇瑞汽车上市充满不确定性。

二、新能源化严重掉队

奇瑞汽车的销量增势十分亮眼,2022年奇瑞汽车的销量为123.3万辆,2023年增长至188.1万辆,而2024年约为260.39万辆。

销量的爆发式增长,带动了业绩大增。根据招股书,2022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奇瑞汽车的总营收分别为926.18亿元、1632.05亿元和1821.54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58.06亿元、104.44亿元和113.12亿元。

按照业务构成划分,奇瑞汽车主要有乘用车(燃油车、新能源汽车)、汽车组件及零部件、其他三大业务板块。其中,乘用车业务是主要创收业务,占总营收的比例超过90%,而在该业务板块中,燃油车贡献的收入占比远超新能源汽车。

2022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燃油车占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75.9%、87.8%和74.8%,而新能源汽车占比却仅为13.2%、4.9%和16.0%。虽然新能源汽车收入占比在剧烈波动中呈现上升态势,但整体而言,奇瑞汽车的业绩依旧靠燃油车业务驱动,新能源化转型并不顺利。

图源:奇瑞汽车招股书

根据乘联会的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9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为53.3%,相比之下,奇瑞汽车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仅为16.0%,这意味着奇瑞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渗透率大幅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事实上,奇瑞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堪称先行者,早在1999年,奇瑞汽车就前瞻性地成立了“清洁能源汽车专项组”,专注于混合动力汽车、替代燃料汽车等清洁能源汽车前沿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到了2003年,奇瑞汽车自主研发的第一辆新能源汽车正式下线,进一步推动了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积累。

然而,尽管奇瑞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起步较早,但在后续发展过程中却逐渐落后于竞争对手,并陷入了新能源转型的困境之中。

2024年,奇瑞汽车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为58.36万辆‌,同比增长232.7%。尽管‌其新能源汽车销量并不低,但主力产品仍然是奇瑞QQ冰淇淋、奇瑞小蚂蚁、奇瑞大蚂蚁、奇瑞无界Pro等微型电动车。

从过往销量来看,主要是奇瑞QQ冰淇淋和奇瑞小蚂蚁扛起了销量大旗,两者销量之和占据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比例高达80%以上,其中前者的价格区间为2.99万元至5.69万元,后者的价格区间为5.99万元至7.69万元。

然而随着微型电动车补贴退坡与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微型电动车市场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奇瑞QQ冰淇淋和奇瑞小蚂蚁的销量也出现了大幅下滑,使得奇瑞汽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2025年1月,微型电动车销量前三名分别五菱宏光MINI EV、吉利熊猫、长安Lumin,销量分别为24924辆、15932辆和7861辆。相比之下,奇瑞小蚂蚁的销量为1597辆,奇瑞QQ冰淇淋的销量仅为819辆,分别位列第七名和第九名。值得一提的是,奇瑞QQ冰淇凌在2022年的平均月销量约为8000辆,如今的颓势已十分明显。

可见,2025年的微型电动车市场已显露出“冰火两重天”的态势,头部品牌凭借技术迭代和渠道优势持续领跑,而尾部品牌则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

奇瑞汽车也意识到了新能源转型困境,于是构建起以奇瑞、星途、捷途、iCAR、智界为核心的品牌矩阵,全面加速新能源化。尹同跃曾明确表示,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方面做到后来居上,奇瑞汽车已经准备好了。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奇瑞汽车想要后来居上,依旧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

三、高端化不顺

微型电动车市场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对于奇瑞汽车而言,冲击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势在必行。然而,奇瑞汽车在冲击高端化的道路上并不顺利。

2009年,奇瑞汽车推出了首个高端品牌“瑞麒”,但市场反响并不好,为了刺激销售,奇瑞汽车还主动推出廉价版本。可惜在四年时间里,瑞麒累计销量仅12万辆,其中瑞麒系列中的高端车型销量不足1400辆。

首次高端化尝试折戟后,奇瑞又与以色列israel公司成立合资公司观致汽车,然而观致汽车的销量依旧十分惨淡。2014年至2016年,观致汽车的销量分别为7000辆、1.4万辆和2.4万辆,奇瑞汽车也因此亏损66亿元,无奈只能卖给宝能集团。第二次高端化探索再次以失败告终。

2019年,奇瑞汽车第三次冲击高端化,推出了高端品牌“星途”。尹同跃曾表示,“没有星途的成功,就没有奇瑞汽车的未来。”并为星途定下“2019年达6万辆,并力争冲击10万辆”的销量目标。但2019年星途的销量仅为1.4万辆,市场反馈平平无奇。

2024年,星途的销量为14.1万辆,同比增长12.3%。作为对比,吉利汽车的高端品牌领克的销量为28.5万辆,同比增长近30%。星途与竞争对手的差距显而易见。

在冲击高端化的道路上,智界也被奇瑞汽车寄予厚望。目前,奇瑞汽车与华为联合推出了智界S7和智界R7两款车型,智界S7的价格区间覆盖了部分高端市场,其在2025年1月的销量为1378辆,成绩不容乐观。相比之下,智界S7在2024年的月均销量为2580辆。

智界R7是奇瑞汽车与华为联合推出的第二款车型,价格区间为25.98万元至33.98万元‌‌,于2024年10月开始交付,其在2025年1月的销量为11418辆‌‌,显现出“黑马”潜质,但智界R7能否在内卷严重的高端市场上持续保持增长,依旧是一个未知数。

如何讲好新能源转型及可持续增长的故事,已成为奇瑞汽车在上市过程中绕不开的严峻挑战。

相关文章

并行科技获融资买入0.16亿元,近三日累计买入0.46亿元
2025-04-16 08:17:00
天沃科技成功摘帽,利好此前“踩雷”受损股民索赔
2025-04-15 21:59:00
股市特别报道·财经聚焦丨“国家队”现身360家上市公司 持仓总市值超3.9万亿元
2025-04-15 19:03:00
包头:绿色消费点燃经济新引擎
2025-04-15 18:19:00
财政部将于4月在香港发行125亿元人民币国债
2025-04-15 17:13:00